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让“工匠精神”历久弥新

2023-12-27 12:57:35来源: 光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所谓匠人有匠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需秉承“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争做新时代的“组工匠人”,努力提升“工艺水平”,缔造优质“组工制造”,产出更多“组工精品”。

  怀“匠心”,执着专注,坚定“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择一事”是择己所爱,“终一生”则是矢志不渝。“敦煌女儿”樊锦诗历经60载探索,“数字敦煌”跨越时间,熠熠生辉;载人潜水器钳工“顾两丝”顾秋亮坚守钳工岗位43年,雕琢尺寸精细到“丝”级为蛟龙号“量体裁衣”;运载火箭“总装第一人”崔蕴探天40余载,圆梦中国火箭漫游九天仰望星空……从青丝到白发,不为繁华易匠心,他们生动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热爱坚守。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有“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的政治信仰,永怀“匠心”,坚定“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把“两个确立”作为最根本的政治遵循,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对奋斗初心的坚守,“从一而终”心向党,“一以贯之”只为公,“一心一意”系群众,“一身清廉”严律己,以“始终如一”的忠诚,用“一腔热血献给党”的理想信念,刻画组工人的“忠诚模样”。

  琢“匠技”,精益求精,练就“干一行钻一行”的本领。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从“蛟龙入海”到“天鲲出海”,从“墨子传信”到“北斗棋布”、从“天眼巡空”到“天问探火”……独特的“中国式浪漫”,无不彰显着能工巧匠对制造的精雕细琢,对完美的极致追求。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发扬“安专迷”精神,千锤百炼,精益求精,雕琢“匠艺”,按照“开口能讲、提笔能写、政策能答、阅人能辨、难事能办”的目标,如饥似渴勤学习,下苦功夫做学问,练就过硬“内功”,争当通晓党务的“政策通”、精通业务的“多面手”。立足本职岗位深耕细作,坚持把服务党员、干部、群众作为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在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中下功夫,不断思考问题源头、研究破解技巧、创新工作做法,⼀步⼀个脚印,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干,拿出积水成渊的干劲、逆水行舟的闯劲、水滴石穿的钻劲,把工作做到最好,争做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

  树“匠风”,一丝不苟,树牢“偏毫厘不敢安”的标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中国深海钳工管延安在闷热隧道里挥洒血汗,60万颗螺丝,一把扳手,零失误,严丝合缝,靠双手拧出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滴水不漏”的奇迹。偏毫厘不敢安,1%的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100%的失败,做好一件事,只有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做实、做到位,坚持细致工作,精准把控,才能趋于完美。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当有“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情怀,牢记初心使命,脚踏实地,严谨认真,摒弃“应该”“也许”“差不多”的心理,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勤学善思中“笔耕不辍”,在基层实践中“磨炼本领”,在细节上下足“绣花功夫”,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在每一个细节上“吹毛求疵”、“精雕细琢”,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做精、做细、做扎实,以“一丝不苟”匠风铸“组工精品”。(任思林)


  

[责编:王丽媛]

阅读剩余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