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开好治理“躺平”良方

2023-10-24 23:06:06来源: 光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工作中,极少数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思进取、庸碌无为,在紧要关头走了神、松了劲,成为拖后腿的“躺平者”。他们在工作中挑三拣四、拈轻怕重、畏首畏尾,“只喊号子不拉纤”,见责任就躲、见好处就上,缺乏干事创业的勇气和动力,极大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破坏了干群“鱼水情”,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格格不入。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察表析里、分类施策,帮助“躺平”干部在理想信念教育上“提神醒脑”,在干事本领提升上“百炼成钢”、在创先争优上“你追我赶”,以想干、能干、干好的姿态,在新征程中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教育”良方助其“提神醒脑”,“想干”不糊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躺平”思想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理想信念的动摇,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集中学习、党校培训、观摩反思等手段,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让“躺平”干部明白自己从哪里来、根扎在哪里、要走向哪里,坚定其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要引导“躺平”干部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领会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通过轮岗交流、驻村锻炼、定期下基层调研等方式强化公仆意识,在听民声、思民意、解民盼中促使“躺平”干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为民干事的信念,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守初心担使命,持续发光发热。

  “增能”良方帮之“百炼成钢”,“能干”不平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党员干部只有自身能力本领足够强、足够硬,才能胜任重要工作岗位,才能不负党和群众的重托,担负起各类急难险重的任务。“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领恐慌”“精神懈怠”等是“躺平”干部选择“躺平”的一大要因,只有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各级各部门应充分了解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干部的知识盲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利用好各类培训资源和学习机会,着力提升“躺平”干部在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抓好落实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将之放到人岗相适、得心应手的岗位上锻造历练,在反复的工作实践中打磨技能、总结提升。要明确职责分工、厘清职责边界、强化监督问责,把“谁的孩子谁抱走、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执行到位,让“躺平”干部主动担事“不愿躺”。

  “奖惩”良方促使“你追我赶”,“干好”不掉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指出,“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各级各部门对“躺平”干部应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做好深入细致思想工作,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内在统一的关系,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充分调动保护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用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对实绩突出、考核评价高的党员干部,要及时奖励。对那些不珍惜岗位,长期不作为、乱作为、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躺平式干部”,要坚决拉下脸、动真格、“重打板”,真正实现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局面,提升干部对“优胜劣汰”竞争环境的警觉,激励“躺平”干部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引领担当作为的风气,努力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来。(朱伟)

  

[责编:王丽媛]

阅读剩余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