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筑牢基础研究人才“蓄水池”

2023-12-27 12:50:53来源: 光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坚定不移走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优化成长环境,激发创新潜能,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动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切实增强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底气和能力,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多元参与”自主培才,注入基础研究“源头活水”。基础研究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力量,要紧密结合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创建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在重要学科和新兴学科方面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夯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阵地,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汇聚、学科交叉融合的独特优势,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加快基础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优化,建设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基础研究科学中心、国内外基础研究人才交流平台,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本硕博连续培养模式,源源不断造就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创新基础研究人才联合培养方式,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头部企业、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合作机制,梯次培养新生代、中生代、领军型人才,打造具有复合知识结构、集成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科技攻关”靶向用才,做好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集聚基础研究人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推进“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让更多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聚焦能源安全、量子信息、生物工程、空天科技、人工智能等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领域,瞄准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开展“揭榜挂帅”攻关,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破解“卡脖子”瓶颈问题,抢占科技制高点,提升创新话语权,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跨越。拓宽基础研究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培育一批具有成果筛选、市场评估、融资服务、成果推介等功能的专业转移转化机构,面向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定制、测试检验、中试熟化、产业化开发等活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静待花开”诚心爱才,优化基础研究“创新生态”。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难度高、不确定性大等特点,要提升“静待花开”的耐心与智慧,完善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鼓励基础研究人才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创造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良好生态。坚持以创新潜力、价值和贡献为导向,分类细化人才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及学术水平、在全球的学术影响力等指标,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基础研究人才,破除“以帽取人”的风气,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引导基础研究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基础研究很难一蹴而就,要最大限度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构建“板凳不怕十年冷”的宽松环境,引导人才卸下包袱、迈开步子、敢闯敢试,把失败转化为再努力的铺路石,一次次跌倒又站起,以不服输的斗志向科技高峰不断发起挑战和冲锋,实现创造活力竞相并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兰剑园)


  

[责编:王丽媛]

阅读剩余全文(
"); }